因为看病贵狗群中有人放弃了自己的宠物

探索宠物医疗领域的乱象与挑战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彭丹妮

发于2022.11.28总第1070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上海从业八年的宠物医生罗可亮深感忧虑,他说:“我厌倦了客户每次带宠物看病时,战战兢兢问价的行为。”为了帮助宠物主人们避免就医“雷区”,罗可亮在社交媒体上运营了一个账号。他发现,有些医院从宠物主人进门开始,就观察其穿着、对宠物是否特别在意等,作为医疗行为判断的依据。

国内养宠人数持续增长,从2013年至今,养宠主数量已超6200万人。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中国宠物犬猫数量已达到1.1亿只。2019年以来,宠物医疗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在国内,宵夜疾病谱与治疗需求,与大型动物和禽畜动物逐渐拉大,并且与人类更加接近。但同时,也出现了看病贵、过度医疗、市场混乱等问题。

一位权威的兽医詹哲育认为,制约国内兽医学发展最大问题是法规。一方面,一些法规太过严格,比如关于兽药品规定,使得兽药品可及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如动物福利保护、兽医人员分级认证、兽医学疗规范等,没有明确规则,使得医生无法遵守,这造成了所谓的乱象。

扩张、内卷与绩效之下

今年8月,一名女士带猫去广东佛山一家医院做绝育。她被告知没有额外收费,但最终花费超过600元。这让她意识到,在面对高昂费用时,她需要更多了解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根据艾瑞咨询公司报告,消费者面临的问题包括价格不透明(66.4%)、医生专业资质参差不齐(51.4%)和医生资质不透明(29.6%)。搜索北京市犬猫绝育术定价,可以发现定价从198元到3219元均有,而收费标准并无较为均等的情况。

然而,一位权威专家指出,对于猫狗体检时不配合,与小孩有一拼,都依赖家长描述能力。此外,由于激励机制和培养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医生的确有过度检查动机。多位医生感到,由于竞争加剧,他们不得不开出全面的检查单子,即便自己能诊治疾病比较有限才转过来处理,“用行话来说,就是这个病例已经被‘尸吞’了”。

半年前,一名技术部门专家郭森接诊了一只因尿闭情况而被建议进行尿道口手术的手术失败后感染严重的情况。他解释说,只要不是频繁发生尿闭,大多数猫都可以通过消炎处理以及换处方粮得到改善。他团队重新评估后,最终挽救了这只生命。

郭森认为上海的一家知名医院的一个特点就是业绩考核要求尤为强烈,而且追求扩张,因此薪酬模式也会跟随这种趋势。而美国独立媒体《DAME》报道称,由私募投资公司收购的小型医院提供更高薪水但推销利润丰厚服务,以此来提高收入。这表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存在着绩效导向新工作文化。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