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的仿真宠物定制师热潮上升,通过羊毛技术让亡故宠物“复活”,你是否愿意尝试?近年来随着养宠群体日益增长产生了很多宠物相关的新型职业,如宠物训练师、美容师和营养师等,但你听说过“仿真宠物定制师”吗?
最近江苏徐州的一位女士用羊毛制作了一只仿生猫咪的视频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视频中的小猫栩栩如生,让不少人感叹它几乎与真实的小猫无异。这一现象背后,是如何走红的呢?为什么近年来“宠物经济”这么火?
对于大多数养宠的人来说,宠物就像自己的孩子或家人一样,对于离去的心灵寄托,这种情感需要一种特殊的手段来满足。而“仿真宠物定制师”这种新兴职业正是应运而生。
记者询问了一位名叫袁女士的仿真动物造型艺术家,她表示自己原本只是一个爱好者,在一次偶然间发现了这一技艺,并且很快成为了她的职业。2019年11月,她在购买DIY材料包时开始尝试制作,以后的每天都被这项工作占据。
由于对此事感兴趣,袁女士决定学习这一技能。她最初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小玩具头部,但随着不断学习和提高,她最终能够制作出完整大小全身缩小版的仿生动物,并且还能捕捉到每个动物独有的特点和动作。
这个过程并不简单,每个25厘米高的大型猫咪可能需要扎上万针,用打底羊毛附着在骨架上的肌肉纹理,再进行表面的植毛。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15-20个工作日,更大的尺寸可能要更长时间。一份订单可以持续到2025年,现在已经有客户预订到了那一年。
尽管价格昂贵,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但依旧有许多顾客前赴后继地下单。看到这样的市场反应,有些人甚至想要跟她学做手工毛毡,而网络也出现了以大几千元人民币进行授课教学的情况。但袁女士提醒,虽然价格高昂但技术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天赋,还需有毅力才能达到顶尖水平。
现在她几乎全年无休,每天要持续工作6-8小时。她建议想入行的人谨慎选择,不要盲目跟风。在中国,一些设计师基于《国家地理》的图片资料创造出了拟真的动物玩偶,它们在商场中成了引流神器之一。
除了这些,还有一位吴秋乔成为了一名专职设计汉服给她的猫咪,这也是一个例子证明了新的职业机会正在不断涌现。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专业级别的地面博主,他们通过展示萌宠视频获得大量粉丝并从中获取收入。
据统计,我国一人户家庭已超过1.25亿户,其中独居人口增加也让得到了陪伴效果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人们消费行为是一种以满足情感为基础观念消费。“2021-2022中国新消费发展洞察报告”显示,随着人们情感需求增强,将进一步提升养护家庭渗透率,使得未来3年的增长空间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最终规模将超4500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的数据增长30%以上,而且预计复合增速达18%以上。
然而,“绮丽”的行业发展背后,也存在缺少行业规范、市场需求与专业人才共济不匹配、收费乱象等问题。比如在长沙发展近10年的宵夜业目前仍处于没有政策监管的情形之下,只需租一块空地买一台焚化炉就可接单收费也不固定,有时几百元,有时上千元。这反映出中国尚未形成统一针对产业发展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因此仍处于自发发生长阶段。此外相关专业人才也存在缺口:“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