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温柔地将宠物放入火化炉中。
随着宠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人们对它们死亡后的处理方式有了新的考虑。近年来,宠物殡葬服务机构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为主人提供了一种更加尊重和合适的安置方式。仅在潍坊一家这样的机构就因为其优越性,在短短五个月内吸引了十几位潜在投资者进行咨询,并且业务甚至扩展到了外地。
文/记者 张梓璐
见习记者 王佳潼
宠物殡葬慢慢融入城市生活
95后徐玉茂告诉记者,他深爱小动物,也养着一些。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宠物只好用土掩埋,这是他决定开一家宠物殡葬店的原因。当他发现这个行业时,他与伙伴立即合作,今年五月份他们以12万元左右的投资开设了一家名为“鸢宠”的店铺。
徐玉茂主要通过网络自学掌握了行业运作模式,他提供接送、美容、告别仪式及火化等服务。费用从680元起,每增加10斤体重加收100元。他的店里有两名员工,一人负责接送,一人负责美容,他们按次结算工资。而焚烧环节因环保考量由其他人承担,每个宠物除去成本后利润可达40%以上。目前他们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靠网络宣传和医院合作赚取3000至4000元月利润。
虽然只有5个月历史,但已有十几个人联系欲加入这条市场,这显示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活力。
崔先生曾与朋友一起经营过一个这样的机构,当初2月开始营业。在经营过程中,他发现这个行业在潍坊具有很好的前景,因为这里养宵犬的人群日益年轻化,对新颖消费品趋之若鹜。此外,由于竞争相对稀缺,该机构4个月便实现每月收入过万元。但由于需要搬迁等问题,该业务暂停营业。
目前,这个行业仍需克服诸多挑战。
尽管前景看好,但想要成功并不容易。这涉及场地问题,如崔先生的一家店铺原本签订3年的租约,但居民反对迫使其暂停营业。此外推广也是一大难题。这行不能直接使用广告或发传单等手段,因此崔先生尝试与动物医院合作推广,但这前期面临困难很多。这导致许多初创企业在启动阶段因缺乏客户而倒闭。因此建议想进入这一领域的人应当先从相关业界做起,以便更容易打开市场。
徐玉茂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卑微且脆弱的行业。”首先,它没有明确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一领域;其次,是选址问题。在选择市区作为地点时,不少房东听闻该业态拒绝出租给他,最终只能选择偏远村庄寻找独门独院作为办事地点,即使如此,也常遭受举报。
李医生曾于七八年前考察过这种项目,并了解到当时那些地区已经有一套完善体系并且收益丰厚,所以打算回国建立类似设施。但当询问顾客愿意支付500块钱用于火化时,大部分顾客摇头,从而改变了他的计划。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却有人看好未来。
期待的是某天会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来,以此进行规范管理。
崔先生坚信本应春季重新寻找新址但疫情延误,现在只要经济形势恢复,就会继续投身其中。他计划两年后再次踏足,将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创建潍坊最知名、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将最佳服务带给客户。他相信经过一次快速增长之后,这项产业必将得到相关法律跟进,为之规范管理,使得整个产业走向正规化发展路径上迈进一步。
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产业》(消费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养犬猫主体人口达到6844万,比去年增长8.7%;全年的城镇犬猫消费规模达到2490亿元,比去年的猛增20.6%,展示了巨大的成长空间,而同样还有很高未被触及的潜力待挖掘。在此背景下,未来的发展空间显然是极为宽阔无垫定的,而只是现在还尚未被充分挖掘出来,那些专业人士们都渴望能有一天能够看到一个系统性的监管框架出现,让这个被视为“卑微”、“脆弱”的行业变得更加稳固和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