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狗狗沟通时,了解它们的行为和非语言交流方式至关重要。美国心理学家B.F. Skinner的研究表明,狗狗能够根据其经验和结果来学习改变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做出决定,并且具有识别事件并记忆的能力,同时也能表达自己的意图。这种复杂而准确的交流方式使得与狗狗沟通变得更加深入。
在同类中,狗狗使用多种信号进行互相沟通,这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声音和气味等。它们还会利用嘴巴、眼睛、耳朵、尾巴甚至脚爪来传达情感。当它们面对主人时,也会运用这些方法。
肢体语言:就像狼一样,安静时身体放松,耳朵保持正常位置(不同品种),尾巴下垂,没有拱起或升起,只有微闭眼眸和放松的嘴唇。
尾巴语言:高举表示自信或力量,而摇尾巴则显示兴奋或愉悦。如果缓慢摆动,则可能表示“不确定”。
声音沟通:从婴儿般哭声到警戒低吼,再到引人注意的叫声,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不同的情绪状态。有些犬种,如哈士奇,还能发出如狼一般的声音号叫。
眼睛传递信息:
正视表示注意
斜眼表现敌意
翻眼上视则是愤怒
两眼注视对方为挑战
耳朵说话:
两耳并拢表示舒适
两耳横分显示不愉快
两耳前倾是注意力集中
两耳向后提示小心或警觉性提高
为了无障碍地与犬友交流,我们需要遵循一些规则:
抚摩技巧:
温顺抚摸被接受,但要避免突然触碰或压迫。
最受欢迎的是背部和头颈部抚摸;新朋友应避免触碰腹部、四肢及敏感区域。
眼神交流:
短暂自信地看对方,然后轻柔地接近以示友好。
避免过度盯视,以防误解主导关系。
言语交谈:
内容无关紧要,但语气中的感情可以被捕捉。
清晰音调关键,要三思再发言以正确理解情感表达。
奖励与惩罚策略:
正确行为奖励,比如喜欢的事物、一点爱抚或者夸奖;奖励时间精确,可以激励习惯形成。但不要过度泛滥,以保持专属价值。
口头喝斥即可,不必强烈,以避免逆反心理产生。此外,与人类孩子相同,有些犬类可能对疼痛产生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