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大师B.F. Skinner的研究揭示了狗狗通过经验与结果来学习改变和调整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我们与狗狗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复杂且精确。在同类中,狗狗使用各种信号进行沟通,包括脸部表情、身体姿态、声音和气味。它们还会运用嘴巴、眼睛、耳朵、尾巴甚至脚爪表达情感,对于主人也是如此。
肢体语言:当一个安静的狗在放松时,它们的身体姿势也会放松,面部表情平静。耳朵保持正常位置(不同品种),尾巴下垂。当它们展现自信或权威性时,他们可能会稍微拱起身体准备采取行动。
尾巴语言:高举尾巴显示出自信或兴奋,而缓慢摆动则表示不确定。在不同的情况下,尾巴传达了心情和意图。
声音沟通:从婴儿般哭声到警戒低吼,再到高亢吠叫,每种声音都有其独特含义。不仅如此,一些犬种如哈士奇能发出像狼一样的声音号叫。
眼睛传递信息:正视表示注意,有时候斜眼表示敌意,而翻眼上视则是愤怒。如果两只犬相遇时一只用前爪触碰另一只背部,这可能意味着顺从或驾乘。而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一只犬才会将头压在另一只背上以显露主导优势。
要想无障碍地交流,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规则。首先,从抚摸开始,温柔的手法就像是同伴间亲昵舔毛,是一种被接受的友好方式。不过,不要突然触摸或者直接压住头顶,因为这可能导致紧张。此外,最受欢迎的是对背部和颈部抚摩,在未知犬身上最好避免触及腹部等敏感区域。
接着是眼神交流,它对于任何生物都是重要的一环。短时间内自信而友好的目光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但过度盯着或者转开视线,都可能引发误解。一旦对视,最好不要主动转开,以免影响彼此的地位认知。
最后,用适当语调说话至关重要,比如柔和、高兴还是生气的情绪语调。简单明了的话语更容易被理解,并且奖惩系统也是通用的智慧生物交流手段,让正确行为得到奖励并制止错误行为。这一切都会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与我们的忠实伙伴沟通并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