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B.F. Skinner的研究揭示了狗狗通过经验与结果来改变和调整行为的能力,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做出决定,并且能表达自己的意图。因此,人类与狗狗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复杂而准确。在同类中,狗用各种信号进行沟通,如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声音和气味等。它们还会使用嘴巴、眼睛、耳朵、尾巴甚至脚爪来表达情感,对于主人来说,它们也使用这些方法。
肢体语言:当一只安静的狗呈现放松状态时,其身体姿势平静,面部表情平和。耳朵保持正常位置(根据品种不同),尾巴下垂,没有拱起或升起。眼神微微闭合,嘴唇和颈部肌肉放松。当一只自信的狗想要展示权威性,它可能会稍微拱起身体,以准备行动。
在两只犬相遇时,有时候会通过身体姿态表示优势或顺从。一只可能将前爪放在另一只背上,或尝试骑乘另一只犬。大部分情况下,犬能轻易区分差异并停止交流或开始游戏再或者和平分手。不过,大多数打架是因为主人的干预导致误解,从而让它们感到不安,所以在干预之前应了解其沟通方式。
尾巴语言:高扬尾巴显示自信、高兴或力量;摇尾巴表示兴奋;直立尾巴以小高频率摇动代表强壮;缓慢摆动则表明不确定。
声音沟通:声音范围广泛,从婴儿般哭声到警告低吼,再到欢快叫声及痛苦低吟等。不仅如此,一些品种如哈士奇,还发出像狼一样的声音号叫。这不仅包括高音调或高音量表现受挫还是激动,但通常代表“快点玩”及“很高兴见到你”。有些犬喜欢发出攻击意味的低吼,同时展现明朗态度,而其他犬可以抑扬顿挫地发声。如果有攻击意味,那么它会同时展现攻击姿态。
眼睛传达信息:
正视——注意
斜眼——敌意
翻眼上视——愤怒
两眼注视对方——挑战
耳朵说话:
两耳并拢——惬意
两耳横分——不愉快
两耳前倾——注意
两耳向后——小心
两耳后贴——畏惧
为了无障碍交流,可以学习一些规则:
抚摩:温顺抚摩被认为是亲昵互舔毛,是一种友好交流方式,但要避免突然触摸或压迫头顶,以及敏感区域。此外,最安全的是对背部和头颈进行抚摩。
眼神交流:短时间内自信地看着对方最为有效,如果转开视线,不要立即转回,因为这可能导致错误认识。
言语:虽然内容无意义,但语气中的感情完全可被理解,因此应使用恰当语调,与之简单清晰地沟通。
奖励与惩罚:奖励正确行为,无论是在建立关系还是引导习惯,都应立刻给予奖励,在三秒钟内最佳效果。奖励不能过度泛滥,要定期固定物品作为专用奖赏。而口头喝斥即可作为适度禁止行为的手段。但应该尽量避免体罚,因为疼痛反馈常常产生逆反心理,使情况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