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松江一小区的野生貉事件又有了最新进展。这一事件引人深思,人们开始探讨这些越来越多的貉是否标志着大自然环境的改善,还是预示着什么样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深入探讨,以求了解事态的真相。另外,关于一丘之貉,我们是否知道如何正确阅读这些貉的行为?
一、关于上海松江一小区现大量野生貉的最新报道
这些貉在小区内的步道、花园和水池附近越来越多。根据媒体报道,自2016年以来,上海松江米兰诺贵都小区就出现了一些野生貉。然而,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居民不断地向其投喂猫粮,导致貉的种群在小区内大量繁殖,甚至还开始进入周边小区。根据2020年夏季的热线报道,《区长访谈》广播节目透露,上海松江区林业站副站长顾旭忠表示,松江区共有大约70个小区出现了貉的情况,而在松江径贵都小区,貉的数量在夜间高峰期间可以达到70-80只。这个小区也曾发生过投喂不当导致貉伤人的情况。
顾旭忠指出,今年七月一日,松江区被划为野生动物禁猎区,貉是国家三有类保护动物,种群比较脆弱,不得猎捕。如何保护这些野生动物确保居民的安全呢?顾旭忠建议,小区居委会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狩猎证,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实施诱捕。他指出,诱捕数量和方法都需要符合法律规定,成功后,貉会被迁移至滨江森林公园等开阔地区。
顾旭忠强调,小区居民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投喂流浪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也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2020年7月20日,上海市松江区一小区内出现了大批貉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及其研究团队进行了实地拍摄。经估算,该小区貉的数量大约在50至80只之间,可能性最大为60只左右,密度高达正常小区数量的好几倍。其中有10多只野生幼貉在一起围观食物并互相抢夺,多只成年貉在黑暗中注视着。分析显示,幼貉与成年貉的比例为5: 1,表明更多的小貉在该小区幸存下来超出了自然存活率。据王放介绍,该小区貉类的密度达到了每公顷20只,而一般貉类活动范围内的密度通常是每公顷2只。
虽然野生貉通常在陌生人面前是温和且胆怯的,但这些小貉却显示出无所畏惧,甚至还主动靠近人。王放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小区的“人貉冲突”是偶然事件,由于大规模的投喂食物造成的,并非常态化现象。
二、关于动物貉
1. 动物貉的体型特征:动物貉是一种古老的犬科动物,被认为是犬科祖先的一种物种。身体短而肥壮,大小介于浣熊和狗之间,小于犬和狐。其体色为乌棕色,吻部为白色。四肢短且为黑色,尾巴粗短。它们在脸部上有黑色的“海盗面罩”标志。
2. 动物貉的栖息地:它们生活在阔叶林中开阔、接近水源的地方,或是开阔的草甸、灌丛带和芦苇地。这种动物是一种夜行动物,会沿着河岸、湖边和海岸觅食。它们的食谱十分广泛,可以吃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甚至是水果。一群貉通常为一对或是一些临时组成的家族群体。与许多犬科成员不同,它们比较善于爬树。动物貉是犬科中唯一一种在冬季进入休眠状态的动物,在秋季大量进食,直到体重比原来增加50%为止。
3. 动物貉的来源:动物貉是东亚特有的动物,在俄罗斯和亚洲朝鲜、日本和中国都有它们的分布。
1. 貉的介绍:貉是一种哺乳动物,分布于亚洲和欧洲地区,尤其在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国家。该物种曾在1927-1957年间被引入欧洲北部和东部,引入后在部分地区快速扩散。但是,也有一些地区的貉数量下降,甚至已经灭绝。
2. 貉的发音:貉有多种读音。其中,“貉(mò)”和“貊”是同音词。“貉(hé)”则指的是狗獾,是一种体型较胖、尾巴较短的哺乳动物,与狐相似,喜欢在山谷、山边和田野间筑巢居住。此外,“貉(háo)”的发音也与“貉(hé)”相同,指的是貉子和貉绒等物品。
3. 一丘之貉的意思:一丘之貉是汉语成语,指同一山丘上的貉。它比喻彼此同样低劣,毫无优势可言。这个成语出自《汉书·杨恽传》。